发布日期:2025-10-08 23:58 点击次数:110
一九三五年四月24 日:红军 30 军一部攻占北川的片口和白什场,先头部队直指松东南。26 日:红30军89师于煞角垭击溃由赵朝贵率领的茂县东区第五团。28 日:向据守马槽场之敌进攻,部分红军已进入茂县境内。五月1 日:红 30 军 89 师攻占土门封锁线第一道防线的中心点墩上。4 日:徐向前指挥红 9 军和 30 军一部及妇女独立团攻占伏泉山。10 日:红 30 军 88 师、红 9 军 25 师攻占千佛山阵地。11 日:红军扫除了军川土门封锁线第一道防线。13 日:红 31 军 91 师、 93 师占领桃坪,观音梁子。14 日:红 30 军 88 师 262 团, 31 军 93 师 271 团, 4 军 10 师 28 团攻占松潘镇地区。中旬:红 9 军 73 团 75 团进抵松坪沟小姓沟一线。15日:红 9 军、红 30 军一部进入茂县县城。16日:红军攻占土地岭,军川土门防线全溃,共击溃军川 11 步兵团及屯土民团,增援部队 4 个团,共 3 万余人。红军继续向汶川、松潘推进。18日:张国焘在茂县县城召集干部会议,在未向中央请示的情况下,宣布成立“中共西北特区委员会”,下设政治局。20日:红四方面军在茂县印发《红军对番民十大约法》、《告回番民书》、《共产党对番民主张》。中共川陕省委机关进驻茂县县城。29日:红 9 军 27 师突破军川雁门关阵地,歼敌 4 个营,当晚占领川西北交通枢纽军事重镇威州。红 77 团、 78 团追敌至板桥关。30日:茂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张国焘宣布成立西北联邦政府,主席张国焘、副主席熊国柄,执委 49 人;同时成立西北区军、茂县苏维埃政府。31日:红 9 军进占杂谷脑镇。六月1 日:红军宣传队在曾传六率领下,同红 31 军 93 师 272 团向黑水进发。月底进入瓦钵梁子和龙坝地区。3日:红9军27师一部进占通向懋功县(今小金)的咽喉要道猛古桥。5 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在茂县研究迎接中央红军工作。决定派30 军政委李先念率 30 军 88 师 285 团、 268 团、 9 军 25 师 74 团、 27 师80 团、 81 团,西进小金川地区,扫清敌人,迎接中央红军,动员各部队做好两军会师的物质和思想准备。同日:红 9 军 25 师在师长韩东山指挥下从理番翻越虹桥山。击溃守军,相继占领两河口、抚边。8 日:红军击溃猛古桥一线守军,打死打伤俘敌 700 余人后,占领懋功县城。当晚红 25 师 74 团占领达维。向灌县方向警戒。11 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红 1 军团 2 师 4 团进抵宝兴夹金山南麓的大跷碛。此前 4 月 23 日中革委军发出《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 6 月 8 日中央及委军发出关于战略方针、任务的指示。指出会师前的具体行动方针是“与四方面军会合,在川西北建立大块苏区”。12 日:红四方面军徐向前总指挥率前敌指挥部在理番县代表红四方面军向党中央写了报告。表示“以十二万分的热忱,欢迎我百战百胜的中央西征军”。下午中央红军 2 师 4 团一部和红四方面军 25 师74 团的一部,意外在夹金山的北麓相遇会师。消息很快传遍两个方面军,全军一片欢腾。13 日:李先念率 88 师进抵懋功县城后, 80 团向崇化、 81 团向丹巴警戒。保障了夹金山至达维、懋功一线的安全。14 日:中央和委军及直属部队进抵达维镇。在达维桥头受到红四方面军 9 军 25 师所部的夹道欢迎。当晚在镇北喇嘛庙前,主席委军周恩来主持了庆祝会师胜利大会。15 日: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张国焘和革命委员会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王稼祥的名义发布《为反对日本并吞华北和蒋介石卖国宣言》。同日:总政《红星报》发表《伟大的会合》的社论。指出“两大主力的会合,是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件。”中旬:中共川陕省委进驻杂谷脑,主要成员有周纯全、李维海、吴永康、袁克服、谢富治等。辖中共川西道委、松潘、茂县、汶川、理番、懋功、北川县委及茂县特委、黑水特委。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与省委同时进驻杂谷脑,所辖上述县、区、乡的苏维埃政府。15 日:红军治部总政发布《关于赤化川陕甘和今后任务解释的指示》,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代表全体四方面军指战员向中央及红军指战员发出致敬电。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随即代表中央红军复电。同日:中央领导人在懋功城东受到李先念的热烈欢迎。此时,中央红军由第 1 、 3 、 5 、 9 军团和委军纵队组成。其余除一军团辖第一、第二师外,其余军团均不设师。整个中央红军共 16 个建制团。同 日 : 红 9 军 团 80 团 进 占 大 金 川 东 岸 崇 化 屯 ( 今 金 川 县 安 宁镇),并向南北伸延。16日:总政司令部和治部总政联合发布《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 后部队休整的规定》,要求中央红军各部到达规定地区后,一律休整 三天。指示各部在休整期间,应“开干部会报告与四方面会合赤化川 陕甘的战略意义及今后战斗任务”。17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在懋功会见 李先念,详细询问四方面军和川陕根据地及嘉陵江、岷山地区情况, 表达对四方面军的关怀。同日:张国焘复电中共中央,拒绝中央 16 日电,强调北川一带不易通过,而北打松潘没有粮食,主张经阿坝进西北上,向青海、甘肃、新疆发展;有困难,则“暂时到南进攻”。18 日:党中央复电张国焘 17 日电,指出“目前形势须集中火力首先突破平武,速经马塘绕攻松潘,力求得手,否则,如此大部队经阿坝与草原游牧区入甘、青将成绝大困难,南下雅安等地即一时得手,亦少继进前途”。19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到达抚边。20日:中共中央再电张国焘,指出“从整个战略形势着想,如从 胡宗南或田颂尧防线突破任何一点,均较西移作战为有利,”并要求 张国焘,“立即来懋功,以便商议一切。”21日:红一方面军在懋功天主教堂举行了干部同乐会,两个方面军团以上干部全部参加,博古和朱德先后讲话,然后举行了精彩的晚 会,会后两军互相慰问,各向对方赠送了大量慰问品。并于 23 日下 午,开展了篮球友谊比赛。22 日:红 9 军 81 团攻击大金川东岸丹巴县城南 15 公里的格宗。至 月底,红军在从党坝至丹巴对岸的大金川东岸与敌刘文辉、余松林旅 对峙。24日:党中央抵达两河口。次日,张国焘也由茂县经理番抵达两河口。25日:红 1 军团 6 团在翻越梦笔山后,击退土司兵的阻击,进占卓 克基官寨。月底红 1 军团、红 9 军、红 31 军及中央机关相继进驻卓克 基、松岗、马尔康、梭磨、马塘一线。至此红军已控制了镇江关以 南,北川以西,夹金山以北,大金川以东 15000 平方公里 20 余万人口的连片地区。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在小金县两河口召开。毛泽东、 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秦邦宪、张国焘等出席,会议讨论 了战略方针问题。会议当天结束。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在两河口举行,通过了《关于 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要求集中主力向北进攻,首 先取得甘南创建川陕甘苏区。29日:中革委军以朱德、周恩来、张国焘、王稼祥名义发布《松 潘战略计划》。七月1 日:张国焘致电中共中央,提出解决统一指挥的组织问题,拖延红四方面军主力北上。同日:中革委军克服粮食困难指示部队要严格执行阶级路线,没收土司、反动头人粮食,应分一部分给群众,绝对不能违反群众的利益。为了保障松潘战役的胜利,中革委军规定,每人必须带足15斤粮食。7 月初:由王稼祥、李富春、林伯渠、刘伯承、李维汉、周兴、金维映等组成的中共中央慰问团到红四方面军总部所在地理番县杂谷脑慰问,并传达两河口会议精神,慰问团受到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热烈欢迎。但张国焘却背着慰问团召开“川陕省委活动分子”会议和其它一些会议,片面传达两河口会议精神,欺骗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非法“审查”中央路线,说“中央政治路线有问题”,“中央红军的损失应由中央负责”等,破坏中央威信,挑拨一、四方面军的关系。2 日:取道草地进击松潘的红一军团 2 师 6 团在龙日坝遭遇阿坝土官杨俊扎西千余士兵阻击,伤亡四百余人,被迫撤退,经亚克夏山,转向黑水马河坝。3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卓克基召开常委会议。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康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纲领。同日:红一、三军团和 30 军 88 师按委军指示由康猫寺、马塘、梭磨向黑水前进,相继翻越海拔 4800 多米的长板山、昌德山,打古山三座雪山,于 7 月 6 日到达毛尔盖下八寨沙窝(血洛寨)。同日:红军治部总政发布《关于粮食问题的训令》,强调克服粮食困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在没收、收买粮食时,严禁侵犯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5 日:中革委军及治部总政发布《关于在松潘筹借粮食的规定办法》。6 日: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分别率红军四方面军部队,从理番、茂县地区出发,向松潘前进。8 日:中革委军组织别动队,上山招回少数民族,收集粮食,规定对地里成熟后麦子、青稞由筹粮机关指定部队收割,统筹分配,不得自由收割。同日:中央川陕省委致电中共中央,对《前进报》上对西北联邦政府的批评表示不满,认为这一批评是不正确的。9 日:川陕省委致电党中央、提出改组红军总司令部、增设委军常委,并由陈昌浩任红军总政委的要求。同日:担任中央红军掩护任务的第三十七团从宝兴县境内进抵懋功达维,成为最后一支北越夹金山的中央红军部队。10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致电张国焘,要其率领红四方面军迅速北上,勿再延迟,以免敌占先机。14日:红军先头部队在毛儿盖击溃胡宗南部李日基加强营。16日:红军消灭胡宗南第1师西北补充旅补充团第1营(李日基加强营),共俘敌400余人,缴获步枪200余支、重机枪20挺,进占毛儿盖。17日:红四方面军一部在黑水石碉楼附近击落国民党军空第三队副队长所驾飞机,并将该副大队长及其队员俘虏。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为此印发《空前大捷报》的传单,对击落敌机的部队予以通报表扬。18日:红一军团在距松潘城不及百里之羊角塘与胡宗南部廖昂旅展开战斗。同时,红四军在松潘以南的红土坡小姓沟一带,向北进攻,给胡部丁德隆旅以沉重打击,将战场推进至离松潘城仅二、三十里的地方。岷江以东的红军部队也向镇江关以北进攻,与胡部李文第二旅展开激战,毙其第四团团长和两个营长。同日:红军治部总政发布《关于收割番民麦子问题的通令》,对有关事宜作明确规定,使筹粮的红军指战员,既加紧筹粮工作,又能注意执行群众纪律。18日:中共中央在黑水芦花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解决张国焘提出的组织问题,会议决定由张国焘任红军总政委,朱德为红军总司令,随左路军向阿坝进发,中央随右路军向巴西进发。下旬,川陕省委改建为中共川康省委,领导人周纯全、袁克服、刘瑞龙,机关驻马尔康、阿坝查理寺;辖阿坝特委及松潘、茂县、汶川、理番、懋功、抚边、崇化县委及黑水、卓克基、党坝的党组织,省苏维埃政府及下辖县、区、乡的苏维埃政府。21日:中共中央在黑水芦花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了红四方面军的问题。并决定组织前敌总指挥部,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21日:中革委军发布《关于一、四方面军组织番号及干部任免的决定》,取消了一、四方面军番号。将1、3、5、9军团分别改为1、3、5、32军,原四方面军各军番号不变,并对红军领导机构机关干部作了一些调整。23日:中共中央指示,懋功地区的地方工作应以抚边为中心,地方工作统归李井泉负责。八月1日:红军总司令部发出攻占阿坝、进军夏河流域的指示,要求对松潘之敌进行钳制。将原第四、第五纵队改为第二纵队,由倪志亮任司令员,周纯全任政委,詹才芳任副司令员,向马尔康、卓克基、梭磨转移。3日:中革委军向全军发布《夏(河)洮(河)战役计划》。《计划》决定:由于松潘战役颇失时机,及粮食困难,改为攻击阿坝,北进夏河流域,向甘肃发展。《红星报》第二期刊发《为筹集充足粮食而斗争》的社论,要求在治部总政统一领导下,部队上下全面投入筹粮工作,地方革命政权也全力以赴。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沙窝召开,张闻天、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焘、陈昌浩、刘伯承、付钟、凯丰、邓发、博古参加会议,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重申创造川陕甘苏区的战略方针。会后张国焘同意北上方针。恢复一、四方面军番号。20 日:中共中央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张闻天、博古、王稼祥、陈昌浩、凯丰、邓发出席,徐向前、李富春、聂荣臻、李先念、林彪列席;会议要求左路军向右路军靠拢,通过了《关于目前战略方针的补充规定》。会后,党中央率右路军向班佑、巴西一带进发。同日:张国焘率领红军进占阿坝。24 日:红 30 军进抵班佑以南。26 日:进占巴西,开始消灭上下包座之敌。到 8 月 31 日整个包座战役结束,消灭胡宗南部伍城仁师40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和武器,打开了向陕甘的门户。九月2日:中共中央在巴西召开政治局会议,张闻天、博古、毛泽东、凯丰、陈昌浩、刘少奇、彭德怀、杨尚昆、李富春、徐向前、付钟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一方面军工作方针。毛泽东就一方面军的工作作了报告,强调了加强一、四方面军的团结和统一行动的重要意义。3日:张国焘以嘎曲河(白河)水涨不能渡河为由,率领已到河边的左路军返回阿坝,拒不向班佑靠拢。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巴西周恩来驻处召开非正式会议。周恩来、毛泽东、张闻天、博古、王稼祥、陈昌浩、徐向前等参加。会议决定给左路军发报,要张国焘执行中央指示北上,指出大军南下前途将极端不利。次日,张国焘复电,坚持南下川康。9 日:深夜,鉴于张国焘坚持南下,陈昌浩改变了支持北上的态度,向中央表明同意南下的意见。中央政治局在巴西红三军司令部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一致认为要张国焘北上已不可能,决定采取果断措施先行北上,并由毛泽东起草《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10日:凌晨,党中央率红 3 军离开巴西向俄界出发。叶剑英率委军纵队跟进。中央发表《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指出南下是绝路,只有北上是唯一正确的方针。11日:中央到达甘肃俄界,与红一军会合,并再次电令张国焘“率部向班佑、巴西开进,不得延误。”12日:张国焘回电指责中央竟率一部出走,制造“分裂”。张国焘擅令部队南返,直接导致了红军两大主力在会师三个月后,又分道南北。中共中央在甘肃迭部县高吉村(今俄界)召开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成员毛泽东、张闻天、博古、王稼祥、凯丰、刘少奇、邓发以及中央及红 军1 、 3 团负责人。会议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成立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彭德怀、林彪组成的五人团,作为全军最高领导。讨论了今后的战略方针。15日:张国焘在阿坝以红军治部总政名义颁发《大举南进政治保障计划》提出南进战略方针。17日:中央红军继续北进,夺得天险腊子口,打开北进大道。18日:红 30 军从包座地区,越过草地,返回毛尔盖并继续经黑水向马尔康集中。19日:进占哈达铺。26日:进占榜罗镇,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决定去陕北。接着翻越六盘山,于 10 月 19 日抵达陕北吴起镇, 29 日与徐海东、刘志丹领导的红 军15 胜利会师。中旬:张国焘以川康省委名义,在阿坝格尔底寺殿内召开了“川康省委扩大会议”(即阿坝会议)。张国焘在会上大讲南下行动方针,指责党中央“分裂逃跑”,打击拥护北上方针的朱德等。会议通过了《阿坝会议决议》。同时,张国焘还在大型会议上作报告、讲话,为南下方针和另立中央作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月底:张国焘令阿坝和包座南下的红军逐步集中到卓克基、马尔康、松岗一线。十月5 日:张国焘在马尔康县脚木足乡的白赊喇嘛寺内,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即卓木碉会议)。有朱德、刘伯承、徐向前、陈昌浩、李卓然、罗柄辉、何长工、周纯全、曾传六、付钟、李特、余天云、刘志坚等军以上干部四、五十人参加。会议作出了《关于成立第二中央的组织决定》。宣布成立了“中央委员会、政冶局、书记处、委军中央。”实施了组织上的分裂。并决定了南下方针。同时,建立中共大金省委,取代川康省委。7 日:张国焘在卓木碉以“中革主席委军”名义,发布《绥、崇、丹、懋战役计划》。8 日:红9军25师74团向观音河对岸发起进攻。11日晚占领绰斯甲。9 日:红 4 军在党坝西渡大金川成功。12 日:进占绥靖。继续向大金川东岸攻击丹巴。同时红 30 军向大金川东岸攻取崇化转攻懋功。红 9 军向两河口,达维攻击。15 日:进占崇化。20 日:进占懋功。同日:张国焘以“中革主席委军”名义发布《天、芦、名、雅、大战役计划》:决定在绥崇丹懋战役后,继续向天全、芦山、名山出动,取得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的广大根据地为目的。22 日:红军占领了绥靖、崇化、抚边、懋功、丹巴、达维、日隆关、绰斯甲等要地,全歼杨森、刘文辉、邓锡候共六个旅 17 个团及地方反动武装,俘获人枪 3000 余,实现了绥崇丹懋计划。24日:红30军、31军及9军由懋功美沃沟翻越夹金山向宝兴进击。十一月1 日:红 30 军、 31 军及 9 军克复宝兴县城。10日:红四军 32 军由丹巴南进,于 11 月 10 日解放天全县城。11日:西北联邦政府举行第一次部长联席会议,邵式平、郭杰纯、余洪远等出席。会议讨论联邦政府成立、格勒得沙政府和粮食问题。12日:红军占领芦山县城。俘获人枪 5000 以上。同日:大金省委在绥靖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政府,主席邵式平,副主席熊国柄、刘伯承、马显文(回族当地人)、兰卡(藏族当地人)。内设土地、粮食、劳动、财政、民族、裁判、教育、军事、内务、保卫等十个部,秘书长杨中行,每个部设 3 — 6 个科。16日:红 30 军、 31 军及 9 军攻克百丈关后,遭遇军川优势兵力反攻。红军苦战七昼夜,歼敌 1.5 万人,未能打破敌人阻击,红军伤亡近万。于 11 月下旬被迫撤出百丈关一带阵地。天芦名雅大战止于此。张国焘南下方针在军事上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18日:大金省委在绥靖召开千人群众大会,宣布成立格勒得沙共和国中央革命政府(简称格勒政府)。所辖地域:大小金川十八土司的区域,北到阿坝,东至松、茂、汶,西至雅砻江。主席克基,副主席杨海山、孟兴发。辖绰斯甲、绥靖、崇化、懋功、抚边、卓克基、党坝、丹巴等县人民革命政府及阿坝特区政府。县下设区、乡人民革命政府,领导人民实行民族自决、争取民族解放。至此, 10 月 5 日在卓木碉成立的大金省苏维埃政府被格勒政府取代。所辖县、区、乡苏维埃政府同时更名为人民革命政府。24日:中共大金省委在绥靖正街挂牌办公。省委书记邵式平、组织部长何柱成、宣传部长李中权、经济部长赖义、妇女部长吴朝祥、内务部长祝义亭、军事部长李彩云。下辖绰斯甲、绥靖、崇化、懋功、抚边、卓克基、党坝、丹巴、金汤和阿坝特区共九个县委。大金省委党员共有 50 余名。同日,少共大金省委在绥靖办公。书记吴瑞林、副书记熊作方,组织部长林月英、邹宗富,妇女部长肖成英。25 日:金区军川发布《给各县游击队的一封指示信》规定了游击队的方针、任务、联络基本动作、管理教育等八个问题,是训练游击队的一本教材。28 日:西北联邦政府第二次部长联席会议在绥靖城煌庙召开,邵式平、吴永康、张然和、彭福寿、罗大周、郭传纯、庄南参加,讨论粮食工作、劳动部工作预算问题。十二月中旬:中共大金省委改称中共金川省委。16 日:西北联邦政府召开第三次部长联系会议。邵式平、罗大周、彭福寿、张琴秋、祝义亭、吴永康、起贵等出席。会议通过了政府各部组织机构人员定额。颁发了《关于地方政权的组织与工作》、《土地条例》。成立条例委员会:张然和任主任,成员有罗大周、吴永康、张琴秋、余洪远、彭福寿、克基、澜珠。成立回民委员会,肖福帧负责。25 日:中共中央召开瓦窖堡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改变党的策略路线。月底,中央将瓦窖堡会议精神致电金川省委,通告了政冶决议案的主要精神。金川省委依据中央精神,进一步改进了地方及民族工作。本月:大金区军组建了格勒得沙革命军,设总司令部,总司令卡格尔·江根。各县建一个团,由原各县游击队中的少数民族队员组成。同时组建了金川独立一师,辖两个团,师部设在绥靖,师长李彩云。成立番民骑兵连,直属格勒得沙革命军总部。成立回民独立连,由金川回族青壮年组成,属大金区军。一九三六年一月元旦:格勒得沙革命党中央党部建立,宣告成立格勒得沙革命党,发表《格勒得沙革命党党章》。宣布党纲和十二大政治主张,宣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唯一的领导者,本党完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格勒得沙革命党设有地方党部和支部,共发展党员 300 余名。中央党部长为孟特尔(藏族)。6 日:张国焘的“第二中央”致电已回国的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林育英,蔑称中央路线为“机会主义路线”。电文还说,中央“忽视川陕苏区和整个川陕甘的革命形势,因其对川陕赤区的没有帮助的指导,影响到苏区在西北的发展。过低估计少数民族的革命作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放弃向南发展,惧怕敌人。”13 日:中共中央电令张国焘,立即取消第二中央。22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成立“第二中央”的决定》,《决定》指出:张国焘“自同中央决裂后,最近在红四方面军中公开的成立了他自己的'党的中央’、'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与'团的中央’”。而张国焘这种倾向“无异于自绝于党,自绝于中国革命。”中共中央除命令张国焘“立刻取消他的一切'中央’,放弃一切反党的倾向外,特决定在党内公布 1935 年9 月 12 日中央政治局在俄界的决定。”24 日:共产国际代表林育英致电张国焘,指出:“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国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并认为“中国党在共产国际队伍中,除联共外,是属第一位”“中央红军的万里长征是胜利了”。要张国焘“成立西南局”,直属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同日,张闻天代表中共中央致电张国焘 ,指 出 :“ 既 愿 放 弃 第二党则他事更好商量。”“兄处组织仿东北局为例,成立西南局直属国际代表团,暂与此间发生横的关系。”25 日:张国焘的“第二中央”电罗南辉并金川省委说:“番民工作甚重要,国民党五次大会第一个决议,就是提倡佛教并派班禅赴藏与我争取番民”,“需调查甘孜道孚及西北各地情形,进行向西北发展各种准备工作”。电报还说“组织抗日救国同盟,并与少数民族工作紧密联系,原五军政治部主任谢富治调任懋功县委书记。”27 日:张国焘致电林育英和张闻天,表示“在原则上完全同意”中央政治局 12 月 25 日瓦窑堡会议决议。中旬:组建了金川独立二师。由原丹巴头人马骏(藏名阿布)的头人武装改编而建。师部设丹巴,师长马骏(阿布)、副师长金世柏,政委李中权。二月7 日:中共金川省委召开全省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总结前期工作。根据全党建立抗日反蒋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进一步改进工作制定具体政策。10 日:中共金川省委作出《关于目前形势和金川的任务决议》。指出主要任务是根据党的新策略(即瓦窑堡会议决议),具体运用到少数民族中去争取广大番回群众在抗日反蒋战线上结成密切联盟。要求猛烈发展党组织,大胆向工农群众积极分子打开大门,加强党的基 础和骨干,遵守党章,不以成分和社会关系为主要标准,应以能否贯 彻党的新策略为标准,领导人民,克服困难,巩固苏区,支援和配合主力红军的战略行动。14 日:中共金川省委作出《关于民族工作的决议》,主张各民族平等团结,实行信教自由,不反对信仰喇嘛教,喇嘛可分地。番人自己管理自己,实行民族自决,反对封建制度。发展格勒武装和迅速解 决土地问题。加强白区工作,策反工作,妇女和教育工作,发展农业 生产,动员春耕,贸易自由,开办工厂、商店。下旬:根据《土地条例》,金川赤区实行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没收了土豪和地主的土地、家产、农具,分给无地和少地的贫 苦农民耕种。工作队在地里插上牌子,指给贫农耕种。三月1 日:红 30 军进占灵雀寺,控制了道孚县城。5 日:红军进占炉霍。上旬:金川省委和格勒政府发出春耕生产号召:要加紧种粮食,种瓜菜。同日红军 89 师进占乾宁。9 日:红四方面军总部朱德发布《关于后方医院工作的指示》。要求巩固大小金川赤区,将大小金川一带的轻伤员转到观音菩萨河。布置了绥、崇、丹、道等地后方医院和粮食问题、军用补充问题,一切由金区军川司令员倪志亮、政委邵式平指挥。26 日: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撤离懋功县城。30 日:联邦政府召开第四次部长联系会议。格勒政府主席、部长参加,四川省苏区负责人参加。讨论了打反动、春耕、民族等问题及发挥格勒政府自主处理事务等问题。同日,红 30 军进占甘孜。四月4 日:红25师占领瞻化(今新龙),至此红军控制了整个康北草原。12 日:格勒得沙中央政府召开各地工作会议,检查地方工作,动员群众克服粮食困难,渡过饥荒,支援红军。中旬:红四方面军根据朱德提议在甘孜整编完毕。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下辖: 4 军军长陈再道、政委王宏坤; 5 军军长董振堂、政委黄超; 9 军军长孙玉清、政委陈海松; 32 军军长罗柄辉、政委李干辉;直轻骑兵师师长许世友;抗日救国军总指挥王维舟。红军大学校长刘伯承。全方面军人数由南下时的近 8 万人,减员至 4 万多人。五月25 日:中央电示四方面军宜趁此有利时机,速定大计,或出甘肃、或出青海。中共中央同意成立西南局,与陕北发生横的关系。29 日:毛泽东指示:告诉国焘,我们与他们已没有政冶上、战略上的分岐,过去的分岐不必再谈,务与之协和团结为目标。六月3 日:五月以来红二、六军团经乡城、理化、瞻化、巴塘、白玉向甘孜前进。 6 军团 16 师在理化甲洼首先与前来迎接的红 32 军会师。6 日:张国焘在甘孜召开中央纵队活动分子会议上宣布取消他自己成立的“第二中央。”10 日:张国焘电告中央,准备 6 月底北上。13 日:红二军团在甘孜绒坝岔,与红 30 军 88 师胜利会师。捷电飞来,全军欢呼。会师后,红二军团整编为红二军,军长贺龙(兼),政委任弼时;六军团整编为红六军,军长陈伯均、政委王震; 32 军军长罗柄辉、政委袁任远;并由红 2 军、 6 军、 32 军组建为红二方面军。中旬:徐向前率中纵队( 31 军、 4 军一部、红大、总供给部、总医院)从炉霍色科一带出发,经甲柯,昂科进入杜柯河地区, 28 日占领壤塘。筹粮数日后,经萨玛翻山进入阿坝,再经安坝于 7 月 20 日到达查理寺后,再渡嘎曲河(白河),经上壤口、色既塘,于 8 月初抵包座地区。19 日:中央致电朱德、张国焘、任弼时关于二、四方面军的部署:宜出甘南而不利夏洮。25 日:朱德领导将红二、四方面军分成左、中、右三个纵队共同向松潘、包座之线前进。28 日:红四方面军发布第二次北上政治命令。七月3 日:红四方面军下达《北上抗日的政治工作保障计划》。10 日:右纵队在董振堂领导下,率红 5 军、 31 军 91 师、妇女独立团、金川省委、格勒政府、格勒革命军、金川独立师组成的右纵队 , 从绥靖、崇化出发,经马尔康、梭磨、马塘、亚克夏山进入黑水、侧格、扎窝等地筹粮后,经毛儿盖于 8 月上旬到达包座。上旬:左纵队由朱德、张国焘率 30 军、骑兵师、总部、 4 军一部、二方面军,由甘孜东谷出发,经日庆、西倾寺(西穷)、壤塘、阿坝,向巴西、班佑进行。27日:中央正式批准成立西北局:张国焘任书记、任弼时任副书记。30 日:二方面军在阿坝筹粮数日后,从阿坝出发经贾诺、箭步塘、阿木柯河向包座行进。八月1 日:中央来电对红四方面军主力集中包座、巴西、求吉寺等地区,表示“无限欣慰”。5 日:中共西北局在求吉寺召开会议,讨论党内生活和今后行动计划。朱德、张国焘签发了《岷洮西固战役计划》,要求先头部队在求吉寺、巴西、阿西筹粮,“除本身补充5斤外,其余留给后续部队,不得浪费。”红军过草地连续行军,长期断粮,吃野菜,牛皮,煮皮带,在饥寒冻饿疾病和泥泽威胁中,减员很大。8 日: 6 军于 7 月 30 日从下阿坝经贾诺、箭步塘、嘎曲河、阿木柯河、色既塘、年朵坝,于 8 日到达上包座。同日,二方面军指挥部和2 军、 32 军于月初从下阿坝出发,经六军路线于 8 日到达上包座。10 日:红 30 军 89 师攻占啥达铺。中旬:红二、四方面军北上走出草地,离开阿坝州。红军北上后,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恶霸势力卷土重来,实行白色恐怖,疯狂捕杀红军伤病员和苏埃维干部,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阿坝老区人民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26 日:红 30 军 89 师克渭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3个“洗衣误区”影响家人健康?10个人9个不懂,看完提醒家人!
下一篇:没有了